經驗方法:如何有效描述設計改版的價值?
設計改版,絕大部分場景下,并非是只改視覺那么簡單,改視覺只能從感官層帶來變化。在做改版的時候,一定多需要再開闊一下視角,多從用戶角度及業務角度考慮,這樣最后產出的結果,拿到的價值跟結果也會最大化。
經常有很多小伙伴在里問我,做完設計改版后,怎么來講設計在其中改版的價值呢?特別是在面試,或者在給團隊分享的時候。有的時候只是老板想改,于是我就改了,但最后改版的價值,應該怎么系統點的說呢?特別在面試的時候,如果面試官問,再給你一次機會,你會怎么去做改版?
今天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里答一答,其實這個問題范圍還比較寬,沒有什么標準答案。因為設計改版這個事情,會跟很多事物有牽扯關系。不過較為明確的一點,就是 描述設計改版價值之前,你得先想清楚,為什么需要改版,這個關系到你后面闡述的價值。
改版是要投入人力、物力資源成本做的,沒有結果=沒有價值,這個很重要?;ヂ摼W任何決策其實都是要講 ROI (投入產出比),ROI 高這樣拿到的價值也就能最大化。
為什么要發起一個改版,通常有很多情況。有的時候,是換老板了,新老板想做出點新業績,所以改版。有的時候,是頁面設計語言過于落后,恰好可能有個契機,所以改版。還有的時候,是頁面現有框架承擔不起新的業務需求,業務需要拓展,所以改版。
從業務需求改版,是最為常見的。由于頁面分流效率不高,主業務陣地得不到流量,因此按照公司戰略,所以重新分配頁面結構,分配流量,所以需要改版。
剛剛講的這些,都是設計策略方面的事情,那最終改版結果怎么衡量?
其實都一樣的,從什么角度出發,就描述其關聯性的結果,這樣前后邏輯關系更容易串通。從設計語言角度出發,就描述新的設計語言對品牌、對體驗有多大的提升。從業績、流量角度出發,就描述業績、流量有多大的提升,根據需求背景描寫最終結果。
這些是大方向,另外除了大方向外,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三個層面評估結果。
第一個層面:用戶層之前的用戶心智是什么樣的,改版后,會對用戶心智結構產生什么樣的影響,包括是否對用戶行為改變帶來積極正向的結果?
舉個例子,用戶之前來我這個頁面,只是尋找入口,帶著明確的目標來尋找想要的內容。但是改版后,通過內容信息外投,我把一部分信息拿到了前面,這樣鏈路縮短了。用戶再次進來后,能直接通過當前頁面進行操作。并且二屏的曝光也開始提高,用戶的心智從之前的找入口,變成了在頁面直接尋找相關內容,包括產生了”逛”的動作。這樣不但降低了頁面的跳失率,還增加了交易的GMV,用戶的活躍也增加了,所有的結果呈正向積極向導,像這個,就是屬于對用戶的分析。
體驗層涵蓋但不局限于視覺跟交互,視覺交互都屬于體驗閉環中的一環。
先說視覺層,視覺層價值其實最為直觀,之前的頁面跟新的頁面一對比,就能看出差異看出結果。如果你的手活兒好,那么新的設計美觀大方,閱讀流暢,這個都無需再贅述,直接一眼就能看出。除了美感,其次還可以從規范的角度來體現。之前的頁面個性化較強,新的設計改版后,統一了全局的樣式,與客戶端保持了整體的風格的統一,這些都是可以去做的。
交互層面,更多的邏輯體現及數據佐證,數據佐證最為直觀。比如常用的體驗指標有曝點率、曝轉率、跳失率、停留時長、復訪率等等,這些數據都可以驗證交互方面帶來的提升。
這個對于大部分創業型公司而言,業務尤其重要,業務結果會影響到公司的利潤,甚至影響公司未來的戰略。所以業務對改版的影響,無疑是最大的。你的改版到底能為業務數據,帶來多大價值的提升? 帶來價值的越大,你改版的價值也就越大,拿到的結果自然也就越多。
本文由摸索網(http://www.ekklesiya.com)發布,不代表摸索網立場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