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云音樂節”啟示錄:沒有現場,音樂將是一場錯誤
近期,各種“云XX”如雨后春筍般油然而生,比如本文提到的“云音樂節”——在直播平臺放送音樂人的現場視頻。不過,失去人潮擁擠、燈光音效、音樂人本尊到場的“云音樂節”真的會有趣嗎?
2月10日,@音樂節RSS 主辦的「2020臥室POGO云音樂節」全程結束后,主辦方給出了這樣的總結:
“去現場才是對樂隊最好的支持,也是樂迷最好的選擇,現場見!”
1月29日,@音樂節RSS 采用了“B站直播+朋友圈+微信群”分享的形式,舉辦了2020年的第一場「臥室POGO線上云音樂節」,在這之前,@音樂節RSS 是一個專注于匯總音樂現場的資訊平臺。
最早的一批云音樂節,都是類似 POGO云音樂節這樣,樂迷團體自發性的活動。這些活動是由一些服務、面向樂迷間的小團體、小平臺,通過樂隊授權、樂迷提供現場視頻的組織形式,在直播平臺放送。
其后,線上云互動的形式也吸引了直播平臺、音樂廠牌等更多參與方:
LOOK直播(網易云音樂旗下)推出的以音樂人直播為主的“云村臥室音樂節”;
摩登天空聯合70余組音樂人推出的以音樂人錄制視頻和2019草莓音樂節演出現場回放的“宅草莓不是音樂節”。
相對最早一批樂迷團體自發性的「云音樂節」,音樂廠牌、音樂實體場所推動的「云音樂節」是“線上演出”的市場需求增加后,音樂產業端的主動調整。
這些主辦方可以調動包括演出場所、音樂人團體、平臺流量等資源,因而受眾范圍更廣、形式更多樣、流量效益更強。
摩登天空在2月4日-2月8日5日間的“宅草莓不是音樂節”累計觀看人次超過100萬,單日最高在線人數49萬,單日最高彈幕接近10萬條;另一邊,上海夜店TAXX在抖音的直播“打碟”,最高在線人數7.1萬,打賞總收入72.85萬。
既有流量,又有收入,線上音樂演出頗有一種百花齊放的景氣感,但在樂迷、音樂廠牌組織的各種「云音樂節」之后,線上演出已經進入了流量平臺主導的,以“增長”為直接目的的第二階段:
抖音聯合TAXX、LINX等夜店開啟“云蹦迪”模式;
快手與太合合作舉辦“云趴音樂周”;
斗魚上線“云蹦迪”音樂節;
淘寶直播在情人節當天舉辦“214不見面音樂會”;
微博發起#有我陪你線上音樂節#……
2月21日,摩登天空宣布與今日頭條、西瓜視頻聯合主辦的“宅草莓”將在2月22日到28日播出,會有80余組音樂人在2018年-2019年間的線下草莓音樂節的現場視頻播出。
這些「云音樂節」本質上和當下各種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平臺都在做的“預約搶限量口罩”的活動并無二致,實際上是平臺方迎合當下熱點的短線增長策略。
看似熱度不錯的云蹦迪、云音樂節,能夠成為獨立的演出模式嗎?對音樂產業,尤其是現場音樂,在線演出會帶來哪些影響呢?
一、缺位的現場音樂痛仰樂隊主場高虎,在樂隊自傳中寫道:“沒有音樂,生活將是一場錯誤”。
這句話源出尼采,對于整個音樂產業而言,又可引申為“沒有現場,音樂將是一場錯誤?!?/p>
現代音樂產業主要由錄音、現場演出和音樂出版三個板塊構成,在音樂版權、唱片業受到數字化沖擊的當下,現場音樂是最后一塊場域穩定且發展良好的產業板塊。
受疫情影響,2020年已經有很多音樂演出被迫取消,2月初,有業內人士預測,今年9月之前不會再有大型演唱會了,包括演唱會、生日會、巡演以及綜藝錄制都會無限期推遲。
劉德華、陳奕迅、楊千嬅、李榮浩、蔡依林、李宗盛等藝人5月前的演唱會已經紛紛延期,或取消。
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近期的抽樣不完全調查,2020年1-3月,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,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。
作為國內最大的獨立音樂廠牌,摩登天空的最大的盈利來源就是線下音樂活動極其關聯業務,沈黎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,在摩登天空的營收中,現場音樂的盤子在5億元左右,占比最高。
他還算過這么一筆賬:“《樂隊的夏天》之前,新褲子每場40萬,痛仰45萬,中國一年有300個音樂節,唱夠20場,年收入接近1000萬;拿票房分成的Livehouse,一年演50場不在話下,如果每場200塊錢一張票,1000個觀眾就是20萬?!?/p>
除了大的音樂廠牌、知名樂隊,國內還有為數眾多的獨立音樂人/樂隊,由于很少能從版權中獲得收益,就更加依賴于音樂現場、周邊產品等相關收入了。
放在整個音樂產業的角度看,現場音樂缺席造成的損失還不僅是廠牌、樂隊在承受。
錄音室、音樂酒吧、Livehouse、大型文化中心、票務公司、甚至是黃牛都在承受著音樂現場缺位的巨大損失。
本文由摸索網(http://www.ekklesiya.com)發布,不代表摸索網立場,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